《道德经》中“道”的象征与隐喻修辞研究
DOI:
https://doi.org/10.71411/jyyjx.2025.v1i2.264关键词:
道, 象征, 隐喻, 修辞摘要
本文从语言学角度出发,探讨《道德经》中核心思想“道”的表达方式。鉴于“道”具有“大象无形”的超验特性,老子创造性地运用了象征与隐喻等修辞手段,让“道”变得具像化和生动化。通过系统分析以“玄牝”、“水”和“无”为代表的象征意象,以及以“朴”和“橐籥”为代表的本体与结构隐喻,揭示了这些象征物如何生动地阐释“道”的不同多维面向及哲学内涵。并得出结论,象征与隐喻并非为了词藻的华丽而采用的修辞技巧,而是与“道”的哲学内涵高度同构的思想载体,它们是连接“道”抽象本体论与具像实践的“桥梁”,是理解《道德经》整体哲学思想体系的“指月之手”。
下載
尚未有下載數據。
下载
已出版
2025-07-11
期次
栏目
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
许可证
版权 (c) 2025 龚晓芳 (作者)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如何引用
《道德经》中“道”的象征与隐喻修辞研究. (2025). 教育与教法, 1(2), 137-140. https://doi.org/10.71411/jyyjx.2025.v1i2.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