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文学“桃花源”的建构与失落
DOI:
https://doi.org/10.71411/rwxk.2025.v1i1.375关键词:
陶渊明, 桃花源, 文学建构, 失落摘要
作为陶渊明笔下的乌托邦世界,“桃花源”的文学生成与建构路径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话题。研究发现,陶渊明以田园诗积淀的自然审美、农耕体验为诗意基底,转译《老子》“小邦寡民”的政治哲学为文学理想,借刘晨阮肇采药故事叙事模本,经三重维度完成“桃花源”文学建构。尤为关键的是,文本以“似真还幻”叙事营造张力,以“问津”行动的延展与最终落空暗喻理想世界探寻的失落轨迹。直到隋末唐初以前,“无问津者”的沉寂状态始终未被打破。
下載
尚未有下載數據。
下载
已出版
2025-07-19
期次
栏目
文学与新传
许可证
版权 (c) 2025 王淑梅, 王锦萧 (作者)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