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绘画中“白”的美学意蕴
DOI:
https://doi.org/10.71411/rwxk.2025.v1i1.199关键词:
中国古代绘画, 白色, 国画颜料, 美学意蕴摘要
在中国古代绘画中,“白”不仅是一种颜色,更承载着“返璞归真”的哲学与美学观念,其具有独特的二元结构:“留白”手法创造的虚境,与物理颜料构筑的实象。为阐明此论点,本文系统梳理了不同白色颜料的物理特性、历史源流及其历史演变。通过文献考证与图像分析,揭示了不同颜料的特性如何催生了特殊的绘画技法。研究发现,古代画家对“白”的运用,正是在“虚”(留白)与“实”(颜料)的辩证关系中展开的。这种虚实相生的艺术思维,不仅是中国绘画独特审美追求的集中体现,也构成了其在全球艺术视野中不可替代的美学价值。
下載
尚未有下載數據。
下载
已出版
2025-07-19
期次
栏目
艺术
许可证
版权 (c) 2025 胡斌 (作者)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