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ojs.shiharr.com/index.php/rwxk/gateway/plugin/WebFeedGatewayPlugin/atom 人文学刊 2025-08-20T16:31:03+00:00 Gui Jun peakguijun@gmail.com Open Journal Systems <div class="description"> <div class="description"> <div class="description"> <p> 《人文学刊》(ISSN: 3104-5014(p) 3104-5022(e))致力于为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者、实践者及思想者提供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本刊以弘扬人文精神、深化理论探索、促进学科融合为宗旨,重点关注哲学、历史、文学、艺术、文化、法律、商业与经济等人文核心领域的前沿议题,推动人文与社会知识的创新性研究与跨学科对话。</p> </div> </div> </div> https://ojs.shiharr.com/index.php/rwxk/article/view/516 苏轼诗文可证道——江谦《东坡禅学诗文要解》的编注理念及其价值 2025-09-04T12:07:03+00:00 潘婷 <p>一九四七年,上海佛学书局出版的《东坡禅学诗文要解》是一部十分独特的诗文选本。该书对苏轼涉佛诗文进行选注,或揭示原文之佛理、或批评原文之不格,展现出引导读者借由苏轼诗文“见佛”“启信”的编注理念。而将苏轼诗文视为入道门径,与苏轼的个人身份、苏轼诗文的特征和儒佛同宏的理念密切相关。总体来看,这部诗文选本可以说是对近现代时期“儒佛并重”的“人间佛教”思潮的一种回应。</p> 2025-08-31T00:00:00+00:00 版权 (c) 2025 潘婷 (作者) https://ojs.shiharr.com/index.php/rwxk/article/view/515 论杨义《京派海派综论》的研究方法 2025-08-31T16:22:39+00:00 丁璇 <p>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杨义先生对京派与海派文学的深入研究为后世的研究者提供了宝贵思路。具体而言,杨义的京派海派研究在方法上存在三大特点:一是现象还原,通过史料的严谨考证,透过时代观念的遮蔽,致力于还原文学现象的历史本真;二是个案分析,多维度的剖析京派海派的文化因缘,揭示出中国现代化进程在文化碰撞中的缩影;三是大文学观的考察视角,将文学放置于宏观的文化史之中,拓展了文学研究的视野与深度。杨义的京派海派研究不仅体现了他扎实的史料功底与开放的学术视野,也推动了文学研究方法的创新与深化。</p> 2025-08-31T00:00:00+00:00 版权 (c) 2025 丁璇 (作者) https://ojs.shiharr.com/index.php/rwxk/article/view/480 新时代人民观的逻辑意蕴与实践导向 2025-08-31T16:22:37+00:00 张雪 周小红 <p>“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核心思想,也是新时代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基本准则。这一重要思想以鲜明的人民立场,深刻反映了“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涵。这一思想观念并非凭空而生,它有其深刻的价值认知源泉,即为其提供理论和文化源泉的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和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使之蕴含了丰厚的伦理寓意。新时代人民观的精髓是人民中心论,即人民是社会生活中的主体,是国家的主体,人民中心论的观点体现在国家发展的方方面面,是真实和广泛的人民性。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经济、政治、生态等各个方面都深刻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彰显为中国人民谋福利、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p> 2025-08-31T00:00:00+00:00 版权 (c) 2025 张雪, 周小红 (作者) https://ojs.shiharr.com/index.php/rwxk/article/view/507 灵活用工背景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化路径研究 2025-08-31T16:22:38+00:00 杨妙玲 <p>灵活用工是当下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重要人力补充,能够降低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资金成本,弹性解决中小企业初创期人力资源配置不足的情况。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持续优化,灵活用工存在雇佣方式不规范,待遇不明确,中小企业从业者与中小企业长期共同发展意愿不稳定,管理模式单一等状况新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人工智能技术优化中小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等方法进行探索;旨在进一步优化员工管理模式;整合人力资源配置;通过建构灵活用工的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有效整合灵活用工资源整合,进而促进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p> 2025-08-31T00:00:00+00:00 版权 (c) 2025 杨妙玲 (作者) https://ojs.shiharr.com/index.php/rwxk/article/view/503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是否能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 2025-08-31T16:22:38+00:00 何镔江 <p>本文选取2009-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出台作为准自然实验,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出发,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研究该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促进作用,但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产生了异质性效果。</p> 2025-08-31T00:00:00+00:00 版权 (c) 2025 何镔江 (作者) https://ojs.shiharr.com/index.php/rwxk/article/view/499 传统与现代的重奏:中国音乐剧《蝶变》在跨文化舞台上的美学嬗变 2025-08-31T16:22:41+00:00 林檎 <p style="font-weight: 400;">本文以中国原创音乐剧《蝶变》出海韩国的跨文化实践为案例,旨在提出并论证一种研究路径。本文聚焦于探讨中华传统戏剧美学精神在当代舞台艺术与中国文化海外传播中的转化方式。 研究在理论上融合了中华戏剧美学与跨文化传播理论,并采用案例分析法,构建了一个以“程式化表演—意境营造—本土化改编”为核心的三维分析框架。通过对《蝶变》不同国家版本的细致比对,展示了传统戏剧美学如何在跨文化语境中实现嬗变。本文的贡献在于提出一套可操作的案例分析方法,而非提供具体的实证结论,并借助《蝶变》的案例揭示了传统美学与现代舞台改造之间的关系,为未来中华戏剧的国际化传播提供参考路径。</p> 2025-08-31T00:00:00+00:00 版权 (c) 2025 林檎 (作者) https://ojs.shiharr.com/index.php/rwxk/article/view/482 特色小镇建设对人口流出区居民地方感的影响研究——以长官杂技小镇为例 2025-08-31T16:22:37+00:00 毛翰臣 杨开路 赵文娟 <p>在我国中部人口持续流出、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特色小镇建设成为中部人口流出区破解发展困境、助力中部崛起的重要探索。选取位于中部黄淮平原腹地、具有典型人口流出特征的安徽省临泉县长官杂技文化小镇为案例,运用扎根理论方法,系统探究特色小镇建设对镇域居民地方感的影响机制。发现:特色小镇建设主要通过重塑居民的文化感受、景观感受与人际感受三个维度体验共同影响地方感变化,其中人际互动体验的改善对积极地方感的形成作用最为直接显著;居民个体的时空对比机制是理解地方感变迁的核心内生调节变量。揭示了特色小镇建设在重塑地方感、促进人回流’与业振兴’协同方面的潜力与挑战,为中部人口流出区依托特色小镇建设激活内生动力、助力中部崛起战略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启示。</p> 2025-08-31T00:00:00+00:00 版权 (c) 2025 毛翰臣, 杨开路, 赵文娟 (作者) https://ojs.shiharr.com/index.php/rwxk/article/view/389 人文经济学视域下构建新型生产关系的影响因素与导向原则 2025-09-04T15:45:19+00:00 邱晓佩 <p>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以新型生产关系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从人文经济学的分析视角出发,探究影响构建新型生产关系的三重要素,即经济活动在宏观社会中的结构性关系、人文精神与经济活动之间的交互性作用、文化活动在经济活动中形成的产业化现象。以此为理论基石,人文与经济之间的互动表现为构建新型生产关系提供了三重导向原则:民族性人文烙印、人民性价值旨归与先进性文化指引。以人文导向调适新型生产关系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打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人文思路。</p> 2025-08-24T00:00:00+00:00 版权 (c) 2025 邱晓佩 (作者) https://ojs.shiharr.com/index.php/rwxk/article/view/470 数字红楼传播的二律背反与破局——以“只有红楼梦”为例 2025-09-04T12:03:29+00:00 jiachao ke xitong liu leyan li jiayi jin maiwen cui <p>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经典之作,《红楼梦》的数字化传播面临技术赋能与文化深度的二律背反困境——即数字媒介拓展受众广度与沉浸体验的同时,亦存在消解文本原真性与思想深度的风险。本研究聚焦河北“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案例,基于文献分析与数据调研,系统解析《红楼梦》数字传播的现状、核心矛盾及创新方式,旨在为数字化时代激活《红楼梦》的文化生命力、实现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理论启示与实践路径。</p> 2025-08-31T00:00:00+00:00 版权 (c) 2025 柯佳超, 刘希彤, 李乐妍, 金佳怡, 崔迈文 (作者) https://ojs.shiharr.com/index.php/rwxk/article/view/469 校企合作模式下人工智能培训的实践与探索——以泰迪智能科技与高校合作为例 2025-08-31T16:22:42+00:00 周钰淮 马雷猛 朱紫健 <p>现今全球数字化转型中,人工智能技术成为驱动发展的核心引擎,引发对高素质复合型数字人才的爆发式需求。高校虽在 AI 理论教学有基础,但受实践资源、产业衔接等限制,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课程更新滞后、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 广东泰迪智能科技与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的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构建 “校企协同、学训融合” 生态,通过系统 AI 培训,为校企合作培养 AI 人才提供典型范例。 本文用案例研究与混合研究法,剖析项目的实施背景、模式、内容、成效及问题。培训效果评估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立体体系:定量分析学生技能认证通过率、 实习成绩、 薪资等; 定性通过企业导师访谈、 毕业生调研、 教学督导评估收集反馈。研究创新在于突破企业单向输出模式,建立 “双向赋能” 机制 —— 企业获理论支撑,高校借技术平台更新教学资源。本文深度剖析该校企合作项目中人工智能培训的实施背景、模式构建、内容设计、成效与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优化策略与未来展望,以期为 AI 教育领域的校企协同育人提供全面且具实操性的参考。</p> 2025-08-31T00:00:00+00:00 版权 (c) 2025 周钰淮, 马雷猛, 朱紫健 (作者) https://ojs.shiharr.com/index.php/rwxk/article/view/466 新时代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及对策探析 2025-08-31T16:22:38+00:00 郭文慧 <p>进入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成为我国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高校通过推进一系列的教育实践活动,在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采取了一定的举措。同时在落实过程中,高校也面临着主题实践活动开设不足、民族院校与非民族院校重视程度存在差异等一些问题和挑战。面对这些问题,高校可以通过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平台、完善高校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开展民族特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等五个方面来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p> 2025-08-24T00:00:00+00:00 版权 (c) 2025 郭文慧 (作者) https://ojs.shiharr.com/index.php/rwxk/article/view/460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转向的三重向度 2025-08-31T16:22:42+00:00 连桐 <p>在新时代育人格局变革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转向已成为增强育人实效性的重要突破口。这一转向不仅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应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战略要求的关键举措,更是突破传统教育模式时空局限、实现价值引领与学生成长需求深度契合的创新实践。面对教育对象主体性增强与价值多元化的新态势, 高校需立足生活化教育理念重构育人体系, 从内容载体、 育人效能与协同机制三个维度推进转型,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融入学生成长全过程,切实提升高校育人工作的亲和力与实效性。</p> 2025-08-31T00:00:00+00:00 版权 (c) 2025 连桐 (作者) https://ojs.shiharr.com/index.php/rwxk/article/view/457 比较法视角下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著作权侵权认定的本土化构建 2025-08-31T16:22:38+00:00 林立栩 李锐晴 li <p>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对于既有处于保护期限内的著作权的侵权风险。美国、欧盟和日本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侵权认定问题上有着长足探索并形成可借鉴经验。而在我国现有的著作权理论下,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行为既无法排除于“接触+实质相似性”的标准之外,也无法被纳入“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的范围内,从而被认定为侵权,这与国家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保护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方针背道而驰。因此,建议采用比较法视角,以实用主义思维平衡创作者权益与公共利益;通过优化和调整“合理使用”制度,构建“法定许可+标识”制度,建立健全对既有著作权人权利的保护机制,推进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著作权侵权认定的本土化构建。</p> 2025-08-24T00:00:00+00:00 版权 (c) 2025 林立栩, 李锐晴 (作者) https://ojs.shiharr.com/index.php/rwxk/article/view/450 浅析新黄色新闻对新闻价值的破坏——以Thurman猫一杯“巴黎秦朗丢作业”事件为例 2025-08-31T16:22:39+00:00 昕 刘 <p>新媒体时代下,大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更多更广,短视频凭借其声画结合的特点迅速地成为了大众喜爱的方式之一。但在短视频的“疯狂”传播下,一方面大众可以迅速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另一方面又给大量“新黄色新闻”的滋生传播提供渠道。网红“Thurman猫一杯”编造的“巴黎秦朗丢作业”事件正是通过短视频的传播成为网络热点,后经核查后发现为人为炮制,极大地消耗了社会公共资源和关注此事件的大众的热情。“新黄色新闻”的泛滥,不仅损害了媒体机构的权威,降低了公众的品味,同时也逐渐消解了新闻的真正价值。本文通过对“猫一杯”事件的分析,阐述了“新黄色新闻”的表现特点,从流量、把关意识和公众的喜爱三方面分析“新黄色新闻”的成因,并指出其泛滥的危害,最后探究其解决办法,冀望重塑新闻意义,恢复因该事件而受到损害的公正性和权威性。</p> 2025-08-31T00:00:00+00:00 版权 (c) 2025 刘昕 (作者) https://ojs.shiharr.com/index.php/rwxk/article/view/425 论庄子对邵雍理学思想的影响 2025-07-30T14:20:52+00:00 曹栋 杨琳桦 周娇娇 <p>庄子思想是邵雍理学的重要理论来源。从本原论看,邵雍借鉴庄子“环中”概念,将其赋予本原意义,以先天图之“中”为万物万理所生处,视“环中”为太极本体的存在形态。在认识论上,邵雍继承庄子“以道观物”的思维,将观物等级划分为目观、心观、理观,提出“以物观物”的认知方式,强调摆脱主观因素以观得万物本性。境界论方面,邵雍吸纳庄子“逍遥”精神,形成独特的“安乐”境界,通过“观物”实现身心安顿与万物和谐。明晰二者思想的具体联系,对准确理解邵雍理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p> 2025-07-30T00:00:00+00:00 版权 (c) 2025 曹栋, 杨琳桦, 周娇娇 (作者) https://ojs.shiharr.com/index.php/rwxk/article/view/444 行政强制医疗程序中精神障碍患者的权利保护路径完善 2025-08-31T16:22:38+00:00 汪阅 崔佩玉 <p>行政强制医疗程序在平衡公共安全与精神障碍患者权利保障过程中面临实践困境。送诊阶段,公安机关对于“疑似精神障碍”与“危险性”认定标准不一;诊疗阶段,医疗机构存在初诊程序简略、复查机制虚置,削弱了非自愿住院决定的程序正当性;司法救济阶段,司法实践则因强制医疗行为性质认知分歧,陷入民事与行政诉讼路径选择混乱的困局。究其根源,在于强制送诊的行政强制措施属性与诊疗行为的专业判断权产生制度性混淆。行政强制医疗程序实质上应分为送诊阶段与诊疗阶段,前者属于行政强制范畴,后者属于民事范畴。在送诊阶段,应明确紧迫危险分级标准;诊疗阶段应推行主治医师双人诊断制及动态病房分级管理制度,并建立行政机关与医疗机构的双轨救济模式,在医疗行为合法性举证责任倒置的框架下,最终实现社会防卫需求与个体人格尊严的法治化平衡。</p> 2025-08-24T00:00:00+00:00 版权 (c) 2025 汪阅, 崔佩玉 (作者) https://ojs.shiharr.com/index.php/rwxk/article/view/432 从《新小说》探析中国近代小说启蒙思想的生成 2025-08-31T16:22:38+00:00 宋朝红 <p>1902年梁启超创办《新小说》,其将小说提升为启蒙与救国的工具,这体现晚清知识分子在西方思想冲击下的民族意识。《新小说》的创刊背景、作者群体及内容呈现,体现了小说启蒙思想的萌生、传播与实践的过程。《新小说》对推动小说革命、激发民众政治觉悟有着重要作用,但同时由于市场导向、读者趣味及清政府压制,使启蒙功能逐渐边缘化,文学审美价值占据主导。这些反映晚清文学转型与知识分子救亡实践的复杂演变。</p> 2025-08-31T00:00:00+00:00 版权 (c) 2025 宋朝红 (作者) https://ojs.shiharr.com/index.php/rwxk/article/view/429 以姐妹之名:论《她乡》杂糅的共同体迷思 2025-08-31T16:22:39+00:00 古帆 <p>作为美国女性主义乌托邦文学的代表作,《她乡》在解构女性气质、革除制度化母职等方面的进步意义已经得到诸多关注,但小说中与“母亲”形象如影随形的“姐妹情谊”却鲜被提及。作为母亲之间重要的聚合物,姐妹情谊既是形塑自然母亲与有机共同体的关键,也是配合社会机器对母亲实施控制的同谋。因其诞生于“隔离空间”这一特殊历史背景,姐妹情谊在性别空间政治的影响下将共同体固化为仅依靠母性思维方能运作的孤岛。“姐妹情谊”对母亲特质的解构和塑造与这一乌托邦小说中呈现的共同体问题相辅相成,其游离于共同体与社会之间的复杂性揭开了吉尔曼杂糅的共同体迷思。</p> 2025-08-31T00:00:00+00:00 版权 (c) 2025 古帆 (作者) https://ojs.shiharr.com/index.php/rwxk/article/view/424 “可能的地图”与隔绝的“桃花源”:钟怡雯散文中的“隔离性”地理空间 2025-09-04T11:49:24+00:00 立娟 方 <p>钟怡雯散文中的“隔离性”地理空间,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却又有着本质区别。呈现在钟怡雯笔下的“隔离性”地理空间,并不是与外界完全隔绝,而是有一条通往“桃花源”的路径。钟怡雯的桃花源情结不仅源于其丰富的想象力,也与自然地理环境及地域文化有关。“隔离性”地理空间不仅是离散书写的重要载体,也融入了钟怡雯的精神世界,具有深刻的文学史意义。通过对“隔离性”地理空间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探究作者的情感特质与思想内涵。</p> 2025-08-24T00:00:00+00:00 版权 (c) 2025 方立娟 (作者) https://ojs.shiharr.com/index.php/rwxk/article/view/418 高校精准思政工作中学生数字画像的构建逻辑与理论框架 2025-08-31T16:22:42+00:00 任阳 <p>为纠正当前学生数字画像实践中存在的重技术实现、轻理论建构,以及“标签化”倾向与伦理风险等问题,本文采用文献分析与理论建模方法,旨在为高校精准思政工作提供一套科学、规范且富有人文精神的画像构建框架。文章首先对画像方法进行理论溯源,辨析其从商业领域移植至教育场域的适用性与潜在风险。其次,基于教育学、心理学与社会学理论,构建了“五维一体”的画像逻辑模型。最后,通过对算法伦理与实践难题的反思,整合提出一个兼具价值、理论、技术与伦理的四层综合框架。该框架通过其内在的伦理约束机制与动态适应性,不仅回应了画像“为何建”与“建什么”的问题,更对“如何建”与“如何善用”提供了清晰的方法论指引,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p> 2025-08-31T00:00:00+00:00 版权 (c) 2025 任阳 (作者) https://ojs.shiharr.com/index.php/rwxk/article/view/410 《为奴十二年》中的种族化性别意识形态 2025-08-25T18:49:03+00:00 向君如 杨月妮 吴群涛 <p>第86届奥斯卡最佳影片《为奴十二年》,除了讲述黑人群体被他者化的屈辱历史,还隐含着一种被种族化了的性别意识形态。结合他者理论分析发现,黑人男性的传统男性气质逐渐消弭,他们被迫赋予了过多的女性气质;黑人女性在保持女性气质的同时,被迫展现过多的男性气质。在美国流行文化中,黑人性别意识形态对立于白人性别意识形态,这被用于证明黑人文化的劣等性,从而为种族不平等制造了合理借口。因此,黑人无需通过迎合白人父权制的性别规范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但减少媒体对黑人群体同质化、刻板化的塑造是阻止白人霸权逻辑再生、实现种族平等的关键。</p> 2025-07-30T00:00:00+00:00 版权 (c) 2025 向君如, 杨月妮, 吴群涛 (作者) https://ojs.shiharr.com/index.php/rwxk/article/view/408 论《查理十二传》《哲学通信》与伏尔泰史学思想的形成 2025-08-31T16:22:38+00:00 翟若朴 <p>伏尔泰的《路易十四时代》奠定其历史学家地位,而《查理十二传》与《哲学通信》对其意义重大。前者积累了史料方法,树立了对伟大君主的评判标准,激发了伏尔泰关注社会历史的动力,后者明确了文化史要素与以文化为中心的评价标准。两书从实践与思想上为《时代》奠定史料处理方式、整体史的书写视角及理性主义历史观基础,共同推动了伏尔泰史学思想的成熟。</p> 2025-08-31T00:00:00+00:00 版权 (c) 2025 翟若朴 (作者) https://ojs.shiharr.com/index.php/rwxk/article/view/406 宗号奴隶船事件与18世纪末英国废奴运动的兴起 2025-07-30T14:11:50+00:00 张秋月 <p>宗号奴隶船事件是一场因淡水短缺迫使船员屠杀并丢弃黑奴事件。在18世纪末英帝国危机的语境下,这场司空见惯的抛弃黑奴事件为废奴主义者所利用,他们试图在法庭上将宗案从商业保险案转变为谋杀案。伴随废奴主义者在法庭上努力的失败,他们转而诉诸公共舆论,向社会各界诉说宗案的大屠杀性质,以促成公众对奴隶制的观念的转变。宗号奴隶船事件经废奴主义者反复诉说,成为18世纪末英国废奴运动兴起的催化剂。</p> 2025-07-30T00:00:00+00:00 版权 (c) 2025 张秋月 (作者) https://ojs.shiharr.com/index.php/rwxk/article/view/390 元宇宙在岭南文化传播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2025-08-31T16:22:41+00:00 潘雨沛 <p>文章研究了元宇宙技术在岭南文旅文化传播中的应用,分析了其在文化传承、旅游体验和社区参与等方面的潜力,并提出了具体应用策略。通过虚拟数字人、虚拟导览、数字藏品和数字重建等技术手段,元宇宙为岭南文旅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元宇宙技术的应用能够打破物理空间的限制,改善文化遗产传播不平衡的问题,构建完善的文旅营销策略,推动文化产业的升级与转型,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和传承。</p> 2025-08-31T00:00:00+00:00 版权 (c) 2025 潘雨沛 (作者) https://ojs.shiharr.com/index.php/rwxk/article/view/394 新文科背景下设计思维在高校美术教育专业中的应用 2025-07-30T16:12:12+00:00 要彬 杨耀武 <p>“新文科”理念旨在推动传统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转型升级,倡导学科交叉与跨界融合,不仅为新时代高校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美术作为一门兼具综合性与交叉性的学科,对于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高校美术教育专业作为培养未来美术教师的主阵地,需要进行教学变革以顺应时代需求。设计思维强调以人为本,旨在探寻问题解决的新方式。设计思维的介入预示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探索,为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新路径与新内涵,为培养适应未来需求的美术教师奠定了坚实基础。</p> 2025-07-30T00:00:00+00:00 版权 (c) 2025 要彬, 杨耀武 (作者) https://ojs.shiharr.com/index.php/rwxk/article/view/391 战争、表演与性别:女性视角下《一把青》的创伤书写与叙事重构 2025-08-31T16:22:39+00:00 博 毕 韩星晨 <p style="font-weight: 400;">《一把青》改编自中国台湾作家白先勇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于2016年斩获了第51届中国台湾地区电视金钟奖和第21届亚洲电视大奖多个奖项,该剧突破了传统战争剧的英雄主义叙事模式,借助女性视角铺陈战争风云和历史变化,为观众呈现了独特的战争生活画卷。本研究以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展演”理论和潘祥辉“以女为媒”的传播视角为框架,以剧中空军太太、遗眷等多位战场外的女性角色为研究对象,探究她们在战争大背景下、远离硝烟处的生存样态,进而拓宽大众洞察战争对个体冲击及社会影响的全新视角。研究结果表明,在战争语境中面临结构性压迫与个体化抵抗的女性是展现战争如何将个人变成暴力系统的囚徒的有力样本;在战争叙事中,创作者和研究者也可以从历史的褶皱处,以微观视角叩问时代伤痕,使得英雄背后承担“哀悼劳动”的女性完成从不可见到可见、从被述到自述的话语跃迁。</p> 2025-08-31T00:00:00+00:00 版权 (c) 2025 毕博, 韩星晨 (作者) https://ojs.shiharr.com/index.php/rwxk/article/view/385 乐器译介与唐代音乐文化的异域体认——以20世纪初期唐诗英译选本《玉琵琶》《松花笺》为例 2025-07-30T16:49:22+00:00 杨嘉雯 <p>在唐诗的译介过程中,唐代音乐文化的异域再现与重塑,尤其是乐器作为音乐文化物质载体的译介情况格外值得关注。通过对选本中乐器译介状况的深入分析,可以窥见20世纪初期异域对唐代音乐文化的认知状态一一总体而言仍处于模糊与杂糅的阶段,同时伴随较为显著的文化过滤与信息缺失现象,具体表现为过度归化、误译及不译等问题。但与此同时,这一过程也展现出异域对唐代中国乐器及音乐文化逐步厘清、理解渐趋深入准确的发展轨迹</p> 2025-07-30T00:00:00+00:00 版权 (c) 2025 杨嘉雯 (作者) https://ojs.shiharr.com/index.php/rwxk/article/view/383 基于情景模式教学在法医物证学实验课中的应用 2025-07-30T16:02:12+00:00 张晓嘉 卢双 李树霖 包乌人吐亚 吴海荣 索利娅 <p>法医物证学是法医学中主要的分支学科,司法实践性非常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专业技术的发展,传统法医物证教学培养的人才已不能满足公检法及社会鉴定机构的需求。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综合分析并解决问题能力更强的法医学专业人才,已成为当前法医学教学的重点。实验教学是法医学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环节。本文将基于情景模式教学方法运用到法医物证学实验课中,模拟案件场景让学生转换到实战人员的角色,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完成现场勘验,构建综合性实验教学体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p> 2025-07-30T00:00:00+00:00 版权 (c) 2025 张晓嘉, 卢双, 李树霖, 包乌人吐亚, 吴海荣, 索利娅 (作者) https://ojs.shiharr.com/index.php/rwxk/article/view/377 基于次世代潮流玩具Labubu市场发展现状及经济效应分析 2025-08-20T13:48:07+00:00 朱紫健 林哲 吴翰文 范子杰 陈昊锴 <p> 本文聚焦潮流玩具 Labubu 的市场经济效应,通过梳理其发展历程与市场表现,剖析其商业运作模式及对产业链的影响。Labubu 自 2015 年诞生,2019 年经泡泡玛特商业化运作后,凭借 “丑萌” 设计与盲盒模式突破市场,2024 年借明星效应全球爆红。数据显示,其 2024 年相关营收达 30.4 亿元,带动泡泡玛特总营收增长超一倍,二手市场溢价显著。研究发现,Labubu 通过多元价格体系、IP 跨界联名等策略,拉动消费增长,推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展现潮流玩具 IP 的经济潜力,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参考。</p> 2025-07-19T00:00:00+00:00 版权 (c) 2025 朱紫健, 林哲, 吴翰文, 范子杰, 陈昊锴 (作者) https://ojs.shiharr.com/index.php/rwxk/article/view/376 复现实践之补证:孙颖的断代史建构取向——从《中国汉代舞蹈概论》视角 2025-07-30T15:20:55+00:00 王宇轩 马丽 <div> <p class="04a">孙颖基于对中华传统乐舞文化进行重建的愿望,建立了汉唐古典舞这一新兴流派,作为以排除现代性侵蚀为隐性诉求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具象实践。但是,以演艺作品形式所表达出的研究成果引发了学界的争议和消解。因此,孙颖选择汉代作为专门史研究的重点,希望依托著书立说作为汉唐古典舞美学内核的侧翼。他以社会概况和相邻艺术切入,对汉代的舞蹈文化进行考古,塑造以“汉唐精神”为主色调的民族主义审美叙事,进而完成对民族舞蹈代表权的争取,系统回应了“中国古典舞是否为古代舞蹈”及“古代舞蹈可否复现”的核心争议。该书一方面通过详实的史料还原了汉代舞蹈面貌,另一方面受实践需求与时代语境影响,其论述隐含“以史证今”的动机,试图以历史研究解决中国古典舞的“自主性”问题。</p> </div> <div> <p class="05b"> </p> </div> 2025-07-30T00:00:00+00:00 版权 (c) 2025 王宇轩, 马丽 (作者)